“公交都市”創建系列報道之五:南陽“公交都市”創建交出“硬核”答卷
“公交都市”創建系列報道之五:
“公交都市”創建交出“硬核”答卷
2021年5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南陽視察,看特色產業,話鄉村振興,談中醫藥發展!叭嗣窬褪墙,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笨倳浀囊笠髧谕,是對南陽發展的深情期盼,更是南陽各項事業發展的目標藍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陽市民生事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補短板、兜底線、出實招,一系列實打實的民生舉措,為老百姓織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網。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和核心水源地,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豫鄂陜交界地區中心城市,“十三五”期間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第一批創建城市,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一個個定位之下,南陽,這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轉型重鎮,2017年以來,在交通運輸部及省交通運輸廳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交通強國”建設目標,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創建國家公交都市”作為城市綠色發展、中心城區加速崛起的重要舉措,以廣袤大地為紙、以拼搏奮斗為筆,強基建、建綠道、辟專線,努力交出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的合格答卷。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高效閉環、突破爭先。南陽將借著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的契機,朝著更高水平的公交都市再上新臺階。
頂層謀劃
全面夯實創建基礎
交通之于城市,正如血脈之于身體。高質量的公共交通,將進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增強城市的活力與競爭力。
2017年,南陽市被列為“十三五”期間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第一批創建城市,在交通運輸部、河南省交通廳和南陽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動下,系統編制了《南陽市創建公交都市實施方案(2017-2020)》,全面開創南陽市公交都市創建之路。
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市委、市政府明確認識到,“公交都市”創建工作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關乎南陽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形象,也關系到全市老百姓的民生福祉。自開展創建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專題研究涉及城市公交的重大事項,并多次赴部、省匯報、銜接,爭取政策和項目支持。
高位推動,優先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公共交通發展,將公交都市創建上升為“城市戰略”和“民生工程”,成立由市長掛帥,常務副市長和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交通、城管、財政、住建、公安、發改、工信、督查、自然資源等職能部門和臥龍、宛城、高新、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四區為成員的市公交都市試點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共治共建、多維度推進城市公交優先發展。
健全機制,精準發力。南陽將公交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安排,結合《南陽市城市總體規劃》《南陽市中心城區綜合交通規劃》《南陽市“十三五”公路和水路發展規劃》,先后制定《南陽市中心城市組團綠道規劃》《南陽市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等專項規劃和《南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法規,為公共交通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推動公共交通領域規劃-制度-標準體系建設。同時,實行“政府主導、財政補貼、企業自籌、社會合作”的公交發展投融資辦法,安排足額資金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發展。
“上下肅然,方為政理”,正是有了城市管理者抓住機遇、高位推動、積極穩妥、嚴謹施策,有了各個部門的全力配合、共治共建,公交都市創建才如虎添翼,得以形成獨具特色的“南陽經驗”。
完善設施
助力打造綜合交通
“推而行之謂之通,往來不窮謂之通!蹦详柛母飫撔,破除瓶頸,不斷完善保障公共交通建設,實現公共交通“一通百通”。
創建期間,投入近10.2億元,用于公交車輛購置、公交場站建設、公交運營補貼及公交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使萬人公交車輛保有量達到13.22標臺/萬人,其中公交政策性、公益性虧損補貼逐年上升,由2017年的7000萬元增加到目前的1億元。
累計優化調整公交線路54條,開辟新線路20條,公共汽電車線路網長度由創建初期的182.9公里增至284.5公里,公共汽電車線路網比例達到81.93%;新開通大站快線6條,微循環線路8條,中心城區公交線路總里程由創建初期的590公里增加到881.3公里;開通城鄉公交化運營線路14條,覆蓋中心城區周邊鄉鎮,為城鄉居民提供了均等化出行服務。
新建2處公交樞紐站、1處公交停保場、6處公交首末站,租賃1處公交停車場,公共汽電車進場率達到100%;
公交站點達到1054個,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95.74%,實現主城區500米上車、5分鐘換乘;新建和改擴建126個公交港灣式?空,累計建設港灣站239個,公共汽電車港灣式?空驹O置率達22.7%;
建成公交專用道64.7公里,公交專用車道設置比率達22.7%,設置公交優先通行(借道通行)交叉口15個,實現規;、系統化、網絡化覆蓋。
建設“互聯網+”城市公交大腦平臺,具備高效智能調度、動態運營監管功能;同步建設ERP信息管理、“掌上公交”信息查詢系統等多種公交信息服務平臺。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從“都市公交”到“公交都市”,5年創建,南陽交出了低碳出行的立體答卷:加入鄭州“2小時高鐵圈”,實現與京津冀、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聯通,常規公交線網實現建成區全覆蓋,以自行車等慢行交通連接“最后一公里”,以城鄉公交為中心城區周邊鄉鎮提供均等化出行服務,初步形成公交大站快線為骨干,常規公交干線為主體,微循環公交支線為補充的分工明確、銜接順暢、運營高效的公交運營網絡,居民出行更立體、更快捷。
文化引領
繪就綠色出行底色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第一窗口,是城市的首張形象名片,是城市居民幸福指數的鮮明體現,更是提升文化自信、彰顯城市魅力的絕佳途徑。
南陽公共交通體系建設以漢文化為核心,以綠色為底色,借助智慧大腦,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使用綠色公交,守護南陽藍天。購置新能源車輛793臺,公交車輛達到1313輛,綠色公共交通車輛比例由73.9%提升到98%,配套充電站4座、充電樁137個、加氫站1處,多渠道推進公交充電和加氫配套設施建設,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45%以上,城市交通綠色出行分擔率達80%以上,城市發展更加綠色、低碳、環保、宜居。
開辟公交專線,營造濃厚氛圍。高標準打造智圣號、醫圣號、科圣號、商圣號4條公交線路,并將“四圣”文化、楚漢文化、廉政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植入車廂、場站、候車亭,將城市公共交通變成“城市文化的新窗口、文化藝術的新載體、社會文明的新品牌”,讓群眾在享受智能化公交出行帶來便捷的同時學習到漢文化,使群眾“行有所看、行有所聽、行有所學、行有所感、行有所悟”。持續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公交出行宣傳周”主題活動,引導居民優先選擇公交出行。
服務重要節慶,豐富傳播載體。張仲景醫藥節、玉雕節、國際中醫藥博覽會、2019年世界月季洲際大會等重大節慶活動期間,在開辟公交專線的同時,通過在場站設置文化展板、文化墻,在公交車上滾動播放文化宣傳片等方式,使司乘人員耳濡目染受到傳統文化熏陶,讓公交車成為文化傳播的最佳載體,讓司機師傅成為文化傳播鏈條的關鍵一環。
建設城市綠道,打造出行體系。累計投入資金1.13億元,沿白河和溫涼河、漢城河、護城河等8條內河兩岸,建成了160多公里的慢行步道,圍繞白河濕地公園,完成全民健身公園周邊慢行綠道提升改造,初步形成了白河為綱,內河為目,綠水相伴,綱舉目張的綠道綠廊格局,居民“伴著河景騎回家”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在10多條主干道兩側打造人行步道,將旅游景點、街心游園、公共服務中心等開放空間串聯,形成了“公交+出租+網約+騎行+慢行步道”的綠色出行體系。
“公交都市創建,不是割裂地修幾條路、開通幾條公交線路,而是通過規劃布局、文化引領,讓城市路網、公共交通組織、設施配套更科學、更完善,讓綠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笔薪煌ㄟ\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柴鈞說。
強化服務
永葆公交為民初心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城市綿延千里,阡陌交通,錯綜復雜,南陽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重塑品質,多元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向往。
結合居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打造多元化公交線路品牌,持續優化常規公交線網,構建起“快、干、支”三級公交線網體系,開通連接機場、高鐵站,進校區、景區等各類專線公交和旅游公交。
推廣應用一卡通以及銀聯“云閃付”、支付寶、微信乘車碼等多元化電子支付方式,實現全部公交車輛和全國300多個城市公交一卡通的互聯互通,創建期間開展一分錢乘公交、半價乘公交等活動,讓群眾充分享受公交出行的便捷和經濟。
在車站南路、人民路、新華路、文化路、濱河路、張衡東路、中州路、范蠡路等道路試點建設14塊電子站牌,與智能調度系統相結合,城市公共交通來車信息預報服務對所有線路實現全覆蓋,讓群眾切實掌握公交動向,合理安排出行計劃。
文化引領促提升,便民服務更周到。定期組織司乘人員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培訓,充分發揮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管理成為發展力量,不斷提升窗口服務人員整體素質;持續開展星級駕駛員評選、爭先創優等活動,引導廣大司乘人員始終秉持奉獻精神,將公交為民的宗旨扎扎實實落到實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嚴格消毒,加強管控,實現了公交乘客零感染;社會車輛單雙號限行期間,全市公交車免費乘坐,有效助力大氣污染防治攻堅。
5年的公交都市創建歷程,南陽結構合理、優質多元、經濟舒適、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公交發展新格局正在實現.
回望來時路,遠眺新征程。南陽市廣大干群不忘“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初心,牢記“開創交通強國南陽新征程”的使命,緊緊圍繞“綠色崛起、美麗富民”主線,以公交都市創建為支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高效閉環、突破爭先,努力為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設“五個南陽”、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譜寫新篇章。